• 2025-10-22 10:38:35
  • 阅读(6039)
  • 评论(10)
  • “花篮的花儿香

    听咱们唱一唱

    唱一呀唱

    来到了南泥湾

    南泥湾好地方

    好地呀方……”

    歌曲《南泥湾》的动听旋律穿越时空

    仍旧回旋在陕西延安

    东南45公里的山川间

    这片土地

    曾在全民族抗战史上

    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

    现在更以“红”“绿”交错的新面貌

    续写着“陕北好江南”的年代新篇

    南泥湾大出产留念馆内的雕塑著作。

    图源:新华社

    1941年3月

    八路军第三五九旅

    来到延安城东南约45公里处的南泥湾

    彼时的这儿仍是一片荒山野岭

    被当地人称为“烂泥湾”

    荆棘遍野、沼地布满、人烟稀少

    兵士们以惊人的革新意志

    开端了艰苦的拓荒创业

    镐锹起落间,荒岭渐成良田

    八路军三五九旅在南泥湾拓荒出产。

    图源:新华社(材料相片)

    通过三年的艰苦斗争

    南泥湾褪去蛮荒

    变成“到处是庄稼、遍地是牛羊”的

    “陕北好江南”

    更宝贵的是

    这片土地孕育出

    “自给自足、艰苦斗争”的南泥湾精力

    现在

    南泥湾大出产留念馆里

    兵士们穿过的草鞋、用过的镰刀

    静静陈设于此

    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

    留念馆自2021年7月试运行以来

    分两层6个单元

    会集展现军民大出产时期的面貌

    还针对党政干部教育训练集体

    专家学者研讨集体

    中小学生集体

    及一般游客集体等

    精心预备四套解说词

    让不同受众都能

    读懂赤色前史、传承南泥湾精力

    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镇(无人机相片)。

    图源:新华社

    韶光流通,精力永续

    脱贫攻坚与村庄复兴的春风中

    南泥湾的生态底色益发鲜亮

    从前的“生态痛点”

    变成现在的“风光亮点”

    南泥湾国家百度竞价托管湿地公园景象(无人机相片)

    图源:新华社

    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的观景台上

    远山连绵林海、近水碧波荡漾

    银杏与白杨在秋风中染出斑驳颜色

    游鱼、野鸭在水草间悠然穿行

    甚至能观测到东方白鹳、黑鹳等

    国家Ⅰ级维护动物

    很难幻想,这片生态绿地

    几年前仍是坑坑洼洼的抛弃矿场

    自2014年发动湿地试点以来

    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

    对“乱开、乱采、乱挖”区域打开专项整治

    将其打造成

    集生态修正、科普宣扬于一体的基地

    现在

    湿地公园内脊椎动物达232种

    其间鸟类132种

    区域主体水质稳定在Ⅲ类

    成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

    与湿地生态修正的演示事例

    为陕北干旱、半干旱区

    保留了宝贵的完好湿地生态系统

    游客在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内玩耍。

    图源:新华社

    赤色前史打底,绿色生态赋能

    看完赤色景点后

    在青山绿水中休闲游览

    成为打卡南泥湾的抢手道路

    既能看“红”

    又能赏“绿”

    南泥湾走出了一条

    “红”“绿”交融的高质量打开之路

    在南泥湾核心区

    有着80多年前史的千亩稻田

    就见证着这种交融

    当年,八路军三五九旅

    治地打坝、修渠引水

    水稻栽培面积一度到达7000亩

    后来因撂荒

    稻田面积萎缩至缺乏300亩

    延安南泥湾千亩稻田风光(无人机相片)。

    图源:陕工网

    近年来

    南泥湾呼应生态文明建造召唤

    2019年与北大荒集团协作

    引入优质水稻种类和先进栽培技能

    重建千亩优质水稻出产基地

    让“稻菽千层浪”的盛景重现

    现在的千亩稻田

    既是赤色景点,也是绿色工业

    稻田画欣赏区、稻作文明体会区

    招引游客停步

    “稻渔共生”形式提高农业效益

    收储的稻米热销商场

    秸秆还被制成原生态稻草装修

    点缀湿地公园的“稻草王国”

    自建成以来

    这片稻田累计招待游客50余万人次

    完成旅行归纳收入2000余万元

    带动周边大众

    打开农家乐、民宿等工业

    助力其完成增收

    南泥湾千亩稻田。

    图源:新华网

    从赤色拓荒到“红”“绿”交响

    南泥湾的变迁是一部斗争史诗

    更是南泥湾精力的传承史

    现在,国家级文物维护单位

    与湿地公园等绿色景象相映成趣

    “农文旅体”交融的新蓝图正在打开

    这片热土正以共同魅力

    书写村庄复兴

    与生态文明建造的年代新篇

    监制:张宁 策划:李政葳 统筹:孔繁鑫 制造:曾震宇、排印洲 撰文:雷渺鑫 配音:雷渺鑫 

    参阅来历:新华社、光明日报、我国新闻网、陕西日报、延安日报、延安市数据局

    来源:版权归属原作者,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,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
    40  收藏